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 联系人:余清发
  • 手  机:13709319357
  • 电  话:2029224
  • 传  真:
  • Email:
  • Q   Q:
  • 地  址:漳州市芗城区瑞京路建瑞大厦709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 白蚁的习性及防治方法

白蚁的习性及防治方法

[日期:2013/4/24]   发布者:漳州市芗城区胜发白蚁防治站

 

白蚁亦称虫尉,坊间俗称大水蚁(因为通常在下雨前出现,因此得名),等翅目昆虫的总称,约3000多种。为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并是社会性昆虫,每个白蚁巢内的白蚁个体可达百万只以上。

白蚁termite, white ant),亦称虫尉,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等翅目,目前被归类为蜚蠊目,类似蚂蚁营社会性生活,其社会阶级为蚁后、蚁王、兵蚁、工蚁。白蚁与蚂蚁虽一般同称为蚁(见蚁总科),

但在分类地位上,白蚁属于较低级的半变态昆虫,蚂蚁则属于较高级的全变态昆虫。根据化石判断,白蚁可能是由古直翅目昆虫发展而来,最早出现于 2 亿年前的二叠纪。白蚁的形态特征与蚂蚁有明显的不同。白蚁体软而小,通常长而圆,白色、淡黄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头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动。触角念珠状,腹基粗壮,前后翅等长;蚂蚁触角膝状,腹基瘦细,前翅大于后翅。中国古书所称蚁、螘、飞螘、蚍蜉、蠡、螱等,都与蚂蚁混同。宋代开始有白蚁之名,并确定为白蚁的别称。 白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以木材或纤维素为食。白蚁是一种多形态、群居性而又有严格分工的昆虫,群体组织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继续生存。全世界已知2000多种。中国除澳白蚁科尚未发现外,其余4科均有,共达300余种。分布范围非常广。

个体扁且柔软。
颜色由白色、淡黄色、赤褐色到黑褐色皆有,因种而异,最多为白色(因长年居住于阴暗地方)工蚁、兵蚁常为棕、黑色。
眼睛早已退化,怕光。
口器为咀嚼式。
触角是念珠状。
翅膀则有长翅、短翅和无翅型。有翅类为两对狭长膜质翅,两对翅不论大小、形状、翅脉序均相似,并比身体长。短时间飞行后,会自动于其特有横缝脱落。
胸腹交接位不明显。
蚁冢既坚固又实用,可供数百万只白蚁栖息,内里有产卵室、育幼室、隧道(通道,取得地下水润湿巢穴)、通风管(利用空气对流维持蚁冢常温),最顶级的建筑师也不能与之相比。非洲与澳大利亚的高大白蚁冢,常由十几吨的泥土所砌成,有5、6米高(最高9米),呈圆锥形塔状,为当地特有景观。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白蚁遍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其主要分布在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纬度45°之间。全世界已知白蚁种类有3000余种,据美国科学家的电脑模拟分析,全球白蚁资源数量人均约占有0.5吨,而以白蚁的个体重量1克为计算,人类拥有的白蚁个体数人均约有50余万头,确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事实确实如此。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大动物地理区系,白蚁种类异常富庶,已知白蚁有4科44属479种,大多分布于南方,少数出现于华北和东北的辽宁等地。其中危害房屋建筑的白蚁种类有70余种,主要蚁害种有19种。白蚁在我国的活动分布主要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向北渐渐稀少,往南逐渐递增,全国除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区)外,其它省(区)都有其分布记录。其中,云南省分布白蚁种类最多(125种),其次是广东(69种),广西(67种)和海南(65种),辽宁、北京、山西等省、市分布白蚁种类最少。我国白蚁分布的北界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最北的分布是在辽宁的丹东和北京地区,至西藏墨脱一线为界,其东南部是我国白蚁的分布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
生殖型
生殖型又称繁殖蚁,分原始繁殖蚁和补充繁殖蚁两类。原始繁殖蚁是长
 

翅型有翅成虫(或称成虫第一型),每巢内每年出现许多长翅型的繁殖蚁,在一定时期,分群飞出巢外进行交配时,翅始脱落。在较低级的木白蚁和散白蚁巢中,往往有不离巢的有翅成虫,但体色淡,翅脱落时并不整齐,其中有性机能者称为拟成虫。补充繁殖蚁有两类:短翅型(或称成虫第二型)和无翅型(或称成虫第三型)。此种现象在较高级的白蚁科昆虫的巢中比较少见。

非生殖型
非生殖型不能繁殖后代,形态也与生殖型不同,完全无翅。包括若蚁、工蚁、兵蚁三大类。若蚁指从白蚁卵孵出后至 3 龄分化为工蚁或兵蚁之前的所有幼蚁。有些种类缺少工蚁,由若蚁代行其职能。工蚁是白蚁群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形态与成虫相似,通常体色较暗,有雌、雄性别之分。工蚁头阔,复眼消失,有时仅存痕迹。工蚁往往还有大、小型之分,无生殖机能,从事孵卵、哺育、筑巢、迁居、培养菌类及保护母蚁等类劳动,有时还参加防御工作。若干原始性白蚁,往往没有工蚁。兵蚁是白蚁群体中变化较大的品级,除少数种类缺兵蚁外,一般从3~4龄幼蚁开始,部分幼蚁分化为色泽较淡的前兵蚁,进而成为兵蚁。兵蚁大致可分上颚型和象鼻型2类,前者有强大的上颚,后者有发达的额鼻。

兵蚁往往有大、小型或大、中、小型之别。兵蚁在白蚁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是固定的,多则被吞食消灭,少则分化增补。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兵蚁的头部或胸部腺体所分泌的社会外激素在群体中的传递而实现的。兵蚁也有雌、雄之分。兵蚁的复眼除少数种类发达外,一般全缺,或退化只留痕迹。触角的环节数常较生殖型个体少。兵蚁主要担任防卫工作,有些种类(如家白蚁中的兵蚁)还可以从额腺中分泌防御性乳汁。没有繁殖能力,没有翅膀,任务为:储运食物、饲养蚁王、蚁后、兵蚁及哺育卵子等等。

类型分类
白蚁生活习性独特,营巢居的群体生活,群体内有不同的品级分化和复杂的组织分工,各品级分工明确又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白蚁的群体中有繁殖型个体和非繁殖型个体。

繁殖型
指有性的雌蚁和雄蚁,它们的职责是保持旧群体和创立新群体,在这个类型中有三个品级。
繁殖型分为长翅型(第一型)、短翅型(第二型)、无翅型(第三型)三种。
1.长翅型(第一型)
或有翅型:体躯骨化,黄、褐或黑色,有两对发达的翅。每年4-6月是

其分飞高峰期,特别是在春夏雨后闷热时,大量长翅繁殖蚁从蚁巢中飞出,在离巢不远处的建筑物附近低飞,飞行时间很短,这种现象称为婚飞或群飞(分群)。群蚁在低空飞舞,好像在开舞会,各自毫无拘束地自由选择对象。"情投意合者"飞落地面,各自脱掉翅膀,雌雄成双追逐,通常为雌前雄后,完成"婚配"大事。配对后的雌雄成虫经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寻找合适场所,建筑新巢"定居"。入穴后,雄虫常用口器舔舐雌虫的腹部,有时雌雄虫彼此舔舐,然后产卵,繁殖后代,另立新的群体。这对"新婚"的雌雄蚁,就是未来新群体的母蚁和父蚁,也就是新群体中的蚁后和蚁王。大多情况下,这对伴侣终身过着"一夫一妻制"的文明社会生活。但不是婚飞中的所有个体都能成双建立新群,当它们大量飞出时,常被各种鸟类、捕食性昆虫或其他动物吃掉,往往只有其中的少数能够幸存下来,但尽管是少数,也足以维持其种族繁衍,并造成对木质建筑物的危害的了,王后躺在王室中可是专门"生育"的,到一定时期又有成虫出飞建立新的群体。

2.短翅型(第二型)
称为补充繁殖型。白蚁群体久居住在一个地方,常造成食料不足,迫使部分工蚁和少量兵蚁离开主群体远去寻食找水。随着时间推移和距离的远离,再加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结果使它们与主群体完全失去联系。这时它们即组成小群体,然后群体内部就能产生补充型蚁王和蚁后,而成为独立群体。另外,当原始蚁王、蚁后死亡后,短翅型蚁王、蚁后作为补充出现,延续整个白蚁群体的繁衍。
3.无翅型(第三型)
无翅补充型蚁王、蚁后(第三型蚁王、蚁后)比“第二型”更少见。在西沙原鼻白蚁和散白蚁群体内发现,在家白蚁群体内也偶有发现。来自不具翅芽的幼虫或来源于工蚁。
非繁殖型
指没有繁殖能力的白蚁。它们无翅,生殖器官已经退化,根据其担负的是劳动还是作战的任务,有工蚁与兵蚁之分。
1.工蚁
在蚁群中数量最多,占群体数量的绝大部分,担任巢内很多繁杂的工作,如建筑蚁冢,开掘隧道,修建蚁路,培养菌圃,采集食物,饲育幼蚁、兵蚁和蚁后,清洁卫生,看护蚁卵等。在无兵蚁的种类中,它们还要负责抵御外敌。
2.兵蚁
是群体的防卫者,虽有雌雄之分,但不能繁殖。兵蚁的头部长而高度骨化,上颚特别发达,但已失去了取食功能,而成为御敌的武器,还可用上颚堵塞洞口、蚁道或王宫入口。由于兵蚁失去了取食功能,因而食物由工蚁饲喂。兵蚁分两型:大颚型兵蚁--上颚形成各种奇异的形状,好似一把二齿的大叉子。象鼻型兵蚁--头延伸成象鼻状,当它与敌搏斗时,可喷出胶质分泌物,涂抹敌害。
社群等级分类:
1. 生殖类型
蚁王、蚁后:由长翅繁殖蚁经过分群飞翔、脱落、配偶、落居繁殖的雌雄个体发展而成的,是白蚁群体的创建者.蚁后是雌性, 专门产卵繁殖,不能单独爬行,行动时由工蚁抬移.同时口器退化,由工蚁饲喂食物,蚁王为雄性,比一般白蚁稍大,体色较深,行动灵活,蚁王专门与蚁后交配,常在"王宫"伴随蚁后,食物同样需要工蚁喂给.常见白蚁一般是1个群体中1王1后.但散白蚁和黄翅大白蚁群体中常有多后现象,间有多王多后。
长翅繁殖蚁:是白蚁群体中唯一能离巢和飞翔的生殖型个体.脱翅后的长翅繁殖蚁存活率很低,幸存者经过觅偶、追逐、配对落居形成新的群体。
短翅繁殖蚁:没有飞行能力,不能出巢,当原始蚁王、蚁后衰老或死亡后,补充代替。
2. 非生殖类型
工蚁: 担负建巢、修路、汲水、采食、搬运、喂食(喂给蚁王、蚁后、兵蚁、幼蚁)以及巢内清洁等一切劳务,所以工蚁在群体中的个体数量最大,如黄胸散白蚁群体中的工蚁占95%以上.一切物资的损害都是来自工蚁。
兵蚁: 头大,职责是警卫和战斗,保卫蚁巢.需要工蚁喂食。
生活环境
相关因素
白蚁的生活环境主要与温度、湿度(水分)、空气、光线和土壤有关。
温度
白蚁是喜温性的昆虫,气温是影响白蚁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白蚁都分布

在赤道两侧,越近赤道白蚁种类越多,密度越大,生活方式也越复杂。
据测试,台湾乳白蚁(家白蚁)的最适气温为25-30摄氏度,最低致死温度是-3摄氏度,经7天后全部死亡;-1摄氏度,9天全部死亡;1摄氏度,14天死亡;4摄氏度,28天死亡;8摄氏度,34天90%以上死亡;而10摄氏度时,经一个半月80%还正常生活,仅有少部分死亡或不正常,所以台湾乳白蚁具有较宽的温度适应能力。
湿度(水分)
群体发达的白蚁种类,需要专门的水分供应,以维持群体的水分和湿度需要。白蚁虫体含水量约79%,白蚁巢体含水量占30%-37%,平均33%。白蚁群体有专门通往源的吸水线(吸水蚁路),通过吸水线来保证自身和巢体对水分的需求,这是毫无异议的事实。
堤坝上生活的黑翅土白蚁为了获得其巢群所需的水分,必须有蚁路通到水源,堤坝上比较近水源的地方是迎水坡的水库水,堤坝内浸润线和反滤体的自由水,所以堤坝白蚁都会筑蚁路到这些水源丰富的地方取水。
空气
白蚁是生活在半封闭的巢穴系统中的群体生物,在黑暗的巢穴系统中自成一体,有人戏称它为“黑暗中的居民”。这个巢穴系统要与外界发生联系,并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空气中的氧秘,而把群体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到巢外。白蚁巢穴系统的特点是二氧化碳含量特别高,比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数十倍到上百倍。
光线
白蚁长期在营巢内隐蔽生活,就多数个体而言是畏光的。然而,白蚁群体的

扩散、发展,却离不开光的环境,有翅成虫飞离群体时都有趋光习性。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常在傍晚分群,飞离群体的有翅成虫具很强的趋光性;黄翅大白蚁在凌晨,月光明亮时进行。所有的有翅成虫都明发育完善的单眼和复眼,和其它许多昆虫一样,对光有强烈的正反应——趋光性。因此,白蚁有翅成虫飞离旧群体,建立新群体,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土壤
除木栖性白蚁与土壤不直接发生任何关系外,土木栖白蚁和土栖性白蚁跟土壤的关系都极为密切,特别土栖性白蚁,无土不成巢,离开土就生存不了,土栖性白蚁对土壤有严格的选择。土壤也是土木栖白蚁的蚁巢、蚁路的主要成分。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5]白蚁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二亿五千万年历史,除具有适宜其生存的食宿条件和自身的营群落性生活特性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白蚁的繁殖能力。白蚁的繁殖靠群体中的蚁王和蚁后这类生殖性的个体,尤其是蚁后,有极其膨大的腹部和发育完全的生殖器官,主要起交配产卵的作用。蚁后和蚁王在整个巢群中数量最少,但作用却十分重要,一旦失去生殖性的巢群,必定要有新的补充型生殖蚁,否则这样的巢群不仅无法扩展群体,繁殖后代,而且整个巢群将无法协调,最后失去控制,直至毁灭整个群体。
白蚁的巢群中一般只有一对原始型蚁王和蚁后,某些

种类也有出现多王多后的现象,一旦原始型蚁王、蚁后体弱病死后,巢群内会迅速产生短翅补充型或无翅补充型的蚁王、蚁后,继续延续巢群的繁殖后代,扩展群体的需要。如土栖白蚁群体内的壮年蚁后,在其生殖的鼎盛时期,一昼夜内约产8000粒- 10000粒蚁卵,一生中的产卵量高达5亿多粒,这类白蚁的一个成熟的巢群个体数可达数百万头,并延续其几十年的生活史,其种群个体数量的增长可以用呈几何级数出现来描述。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3]从类别上分,有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三类
木栖性白蚁蚁群大小不一,会在凡是有木的地方筑巢,并取食木质纤维。
土栖性白蚁在地底土中筑巢或土面建蚁冢,并以树木、树叶和菌类等为食。
土木两栖性常住于干木、活的树木或埋在土中的木材,以干枯的植物、木材为食。
从生物学角度分类,等翅目(白蚁是等翅目昆虫的总称)下有6科,分别为澳白蚁科、木白蚁科、草白蚁科、犀白蚁科、锯白蚁科和白蚁科。
编辑本段平衡生态
据统计,90%以上的白蚁种类对人类不构成危害,这些种类大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山林、草地,它们对加速地表有机物质分解、促进物质循环、净化地表、增加土壤肥力起着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主要危害
[6]白蚁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这些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农作物的危害:一般来说,白蚁对我国农作物还不是重要的害虫。但是对经济作物甘蔗来说危害还是较为严重的。其种类主要有:台湾家白蚁,黄翅大白蚁,黑翅土白蚁,海南土白蚁,台湾乳白蚁。
对树木的危害:危害树木的白蚁种类很多,其主要种类有:新白

蚁,堆砂白蚁,家白蚁,树白蚁,散白蚁,木鼻白蚁,土白蚁和大白蚁,原白蚁等。
对房屋建筑的破坏:白蚁对房屋建筑的破坏,特别是对砖木结构、木结构建筑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其隐藏在木结构内部,破坏或损坏其承重点,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我国,危害建筑的白蚁种类主要有;家白蚁,散白蚁种堆白蚁等属。其中,家白蚁属的种类是破坏建筑物最严重的白蚁种类。它的特点是扩散力强,群体大,破坏迅速,在短期内即能造成巨大损失。
对江河堤坝的危害:白蚁危害江河堤防的严重性,我国古代文献上已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近代的记载更为详尽。其种类有土白蚁属大白蚁属和家白蚁属种类的白蚁群体,它们在堤坝内,密集营巢,迅速繁殖,苗圃星罗棋布(除家白蚁外),蚁道四通八达,有些蚁道甚至穿通堤坝的内外坡,当汛期水位升高时,常常出现管漏险情,更烈者则酿成塌堤垮坝。
白蚁能腐蚀白银。白蚁分泌出一种高浓度的蚁酸,与白银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蚁酸银,这是一种黑色粉末,会被白蚁吃下去。
编辑本段白蚁和蚂蚁对比
白蚁 蚂蚁
念珠状触角 (笔直没有节) 膝状触角 (有节)
躯体比较柔软,胸腹间看似分不开 体壁坚硬,胸腹间明显收窄
等翅目 (Isoptera),分飞繁殖蚁前后翅膀一样大小 膜翅目 (Hymenopteral),分飞繁殖蚁前翅膀大于后翅膀(如红火蚁)

单一食性,木材物质 杂食性
编辑本段灭治方法
白蚁的防治方法很多,从根本上来说可以分为3种处理对象及2种技术方法:
治标:
土壤处理:白蚁大都透过土壤入屋,因此土壤必须小心处理。
木材处理:接触到地下的房屋木材都必须处理。
专家处理:可找有环药病媒执照的专家。
预防技术:使用国家推广的正规药剂和专业技术指导规程进行处理。
灭治技术:跟据专家现场危害的判断,使用传染性药粉进行处理或直接喷洒药水处理。
中国白蚁最具代表性的主要危害属是堆砂白蚁属Cryptotermes、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乳白蚁属Coptoter中mes、土白蚁属Odontotermes、大白蚁属Macrotermes和最主要的危害种类是台湾乳白蚁C.formosanus Shiraki和黑翅土白蚁O.formosanas (Shiraki)。最主要危害种类的生物学和灭治情况概述如下:
台湾乳白蚁的生物学和灭治
1.1台湾乳白蚁的生物学
台湾乳白蚁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南的西沙群岛。它是危害房屋建筑、埋地电缆和绿化树木的世界性大害虫。
1)营集中型大巢
台湾乳白蚁当群体逐渐发展巢群成熟时,可成为集中型的大巢。巢由许多木质纤维为主巢片构成,还包含一些土质、粪便、砂粒和分泌物粘合而成蜂窝状和片状结构,故称千层巢。巢位有地上、地下和树巢之分。当群体不断壮大,除主巢外还有副巢。主副巢之间有蚁道相通,互相在联系。经同位素示踪测定,它们取食活动范围可达50~100米的距离,4小时后副巢中的白蚁可返回主巢一次。主巢仅有一个,副巢视群体发展需要可有1至多个。
2)蚁巢的外表特征
(1)排泄物(排积物):是工蚁筑巢时从墙体内衔出的物质堆积在蚁巢的外围,是褐色的疏松泥块。如是木头巢或树巢是工蚁从树内衔出经加工纤维素物质。
(2)分飞孔(分群孔):是有翅繁殖蚁在繁殖季节进行分飞的孔口。
(3)通气孔:是白蚁群体调节巢内气体和温、湿度的小孔,孔口很小,一般仅有 1mm直径,接近主巢。
3)巢群成熟时有翅成虫进行分飞
分飞时间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广东地区4月下旬至6月;湖北地区5月—7月的雨季。分飞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飞始期、分飞高峰期和分飞末期。♀♂性多数为1:2或1:3之间。
4)初期群体的建立
雌雄配对营建新居后即进行交配,一般交配后1个星期产卵,1个月左右孵化。初期群体0.5年50头,1年80~243头,1.5年300头,2年418~956头,2.5年1000~1500头,3.5年2732头,4年5000头,5年估计也可能仅有10000头,6~7年发展比较快,尚未产生有翅成虫前仍是未成熟群体,不同巢龄群体数量有变动,随着巢龄增长,群体数量增加。
群体数量的发展快慢主要取决于生态条件,特别是温度、湿度和食料是否得到满足。 1973年4月27日 接种配对一批置于恒温(30°C)、恒湿(85%)培养箱中,给予充分食料和适当水分,群体发展相当快,在 1974年7月24日 检查一对(配对后15个月)群体数量已达1039头,其中工蚁915头(占88%),兵蚁124头(占12%)以及蚁卵一堆。
5)巢群的发展和成熟
台湾乳白蚁经过室内配对培养和野外移植埋放观察,经过8年巢群成熟会产生有翅成虫,估计当时种群数量15~20万个体。美国的Higa(1981)在夏威夷进行的分飞移植培养的单个实验群体,11年后产生有翅成虫,估计当时的种群数量已超过10万个体。
从蚁巢群体成熟第一次产生有翅成虫以后到巢体衰老前,估计会有30~40年时间,种群个体数量,有翅成虫数量在正常情况下都会逐年增加,才保持相对稳定,再后会逐渐衰老成自然死亡。
6)巢龄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巢体未产生有翅成虫前都属未成熟群体,个体大小随巢龄增长而增大。台湾乳白蚁配对培养8年产生有翅成虫的个体大小基本稳定,在以后几年至十几年大小变化不大。但兵蚁个体群体成熟的初期几年仍然偏小。 通过长期饲养观察,台湾乳白蚁巢群发育的不同时期,其生物学特性有很大变化。不同发育阶段兵蚁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两年半以内的幼龄巢,兵蚁个体约占总数的10%~15%;而8年以上的成熟巢群,兵蚁数量急剧下降,约占群体数量的4%~5%。在巢群不同的发育阶段,其形态特征有着很大变化,有翅成虫配对建巢后6个月的幼龄巢,其兵蚁体躯甚小,一般头宽小于 0.99mm 。随着时间的推移,巢群进入成熟阶段,其兵蚁体躯渐渐增大。测量结果表明,经过20年发育的群体,其兵蚁头宽可达1.16~ 1.25mm 。所以成熟巢群兵蚁比幼龄巢群兵蚁头宽的增幅可达1/4强。除此以外,兵蚁前胸背板以及触角节数等随着群体的发育逐渐增长。
台湾乳白蚁的灭治历史与现状
(1)粉剂毒杀法
常用的灭蚁粉有两种,即以亚砒酸为主的砷素剂(急性)和六氯环戊二烯的系列杀虫剂产品灭蚁灵(mirex)(慢性)。
1) 亚砒酸(毒剂)80%
滑石粉(填充剂)15%
三氧化二铁(着色剂)5%
2) 亚砒酸70%
硫磺(增效剂)15%
滑石粉10%
三氧化二铁5% 3) 灭蚁灵粉50%
甘蔗渣、纤维素粉50% 4) 氟铃脲(Hexaf Lumuron)0.25~0.5%
饵料(甘蔗渣粉或纤维素粉)99.5~99.75%)
要求粉末干燥,喷出均匀,雾状散开。效果很好。在稍微潮湿环境施药也较为理想。自从20世纪70年代推广应用灭蚁灵以来,由于其防治白蚁效果良好,毒性又比沿用的砒剂为低,为防治家白蚁的粉剂又增强了新品种。这种粉剂作用缓慢,传递性能好,可导致全巢死亡。
(2)诱杀法
①简易诱杀法:室外多采用土坑诱杀法,应选择有白蚁出没的地方或有白蚁的大树边掘一土坑,长、高、深各为30~ 40cm ,不能积水,坑内放置家白蚁喜食的松木或甘蔗渣,加入小量松花粉更好,最后用松树枝芒萁或麻袋及塑料薄膜覆盖。室内多用木箱或纸箱,诱箱放在白蚁活动的地方,少则3~4天,多则20天左右,可将白蚁诱集数以万计,时间再长,诱集箱变为蚁巢,就在诱集箱或诱集坑中将木版轻轻地分层挠起,喷灭蚁药粉。可达100%巢群白蚁死亡。找不到蚁巢同样可以达到消灭整个群体的目的。
②药剂与诱饵结合的“白蚁诱杀剂”:近年来用药剂与诱饵结合的“白蚁诱杀剂”已在国内外占主导地位。在诱料方面,根据不同种类白蚁的食性,各地采用的饵料有松木屑、甘蔗渣、卫生纸、玉米芯等。选用的均为灭蚁灵,适宜作为毒饵中的杀虫剂成分,白蚁诱杀剂的推广是中国近年来防治白蚁手段的一大突破。 2黑翅土白蚁的生物学与灭治 2.1黑翅土白蚁的生物学黑翅土白蚁是高等的培菌白蚁,对生态条件要求严格,人工室内饲养,很难培养成功,从分飞配对饲养到巢群成熟飞出有翅成虫,世界上仍没有成功的例子。它是堤坝和农林作物的大害虫,中国南方各省危害严重而普遍。
1)主巢(王室菌圃)及副巢(卫星菌圃)
所谓主巢是居住蚁王、蚁后有王室菌圃的巢居地方。蚁王、蚁后一般深居王室(王宫)之中,“王宫”由泥土经白蚁特别加工而成,外表光滑,质地坚硬。在主巢外围1~ 10m 范围,有星罗棋布的菌圃(副巢)和空腔,主巢只有一个,副巢(菌圃)则几十至100多个。卫星菌圃在主巢 1m 范围较多,在8~ 10m 远处也有零星菌圃分布。 ) 成年巢(成熟群体)产生有翅成虫分飞
(1) 分群孔:在分群季节进行分群时分布在蚁巢附近地面上,形似不规则的小土堆凸起,用螺刀挑开呈上拱下平的孔道,底径一般3~ 5cm 。高2~ 4cm 。分群孔数量少则3~5个,一般10余个,多则数十个。 2) 侯飞室:由分群孔往下挖3~ 30cm 深有许多似弯月形或扁平状腔室就是“侯飞室”,已羽化的有翅成虫聚集在此,等候分飞。侯飞室宽3~ 5cm 、高1.5~ 2cm 、长几cm~ 20cm ,迂回曲折,有的重叠分层,侯飞室上通分群孔,下通大蚁道,直通蚁巢。 (3) 分飞期:它是当年羽化,当年分飞,分飞时间多在4~5月份,因地理纬度与气候关系,海南岛3月中旬已开始,湖北、河南6月下旬仍有飞出。发展旺盛成熟群体每一巢在当年分飞季节分飞有几次进行。 (4) 有翅成虫数量与性比
野外诱捕确定巢群有翅成虫数量十分困难,灯光诱捕无法确定巢群数量,有时天仍未黑灯光暂无作用。根据挖巢解剖统计,小则近千头—几千头—2万余头有翅成虫。
有翅成虫性比:正常发育的巢群其雌雄性比大致相当。
2.2 初期群体的建立
1) 常温培养很难过冬
雌雄配对接种培养在培养器、玻璃板、花盆、玻璃缸共有30对,在2个月内25对可成活产卵,成活率83.3%。3~4个月成活率36%~40%。6个月以后(即当年11月以后至第2年3月),室温降至20~ 10°C ,群体很难过冬,成活率仅达6.6%。雌雄配对定居后约6~8天开始产卵,每天产卵4~6粒,第一批产卵约30~40粒。孵化期为26~40天。幼蚁经数次脱皮(从卵开始约经60~80天)后变成小工蚁,开始能进行衔泥修路等工作。
2) 产卵及孵化情况
在开始产卵头9天内产卵28~45粒(平均35粒),第一批产卵后要停产一段时间,以后产卵慢慢递增,从21个初建群体在配对后64天内产卵60~103粒(平均87.3粒)。从卵孵化至工蚁出现所需时间14~19天(平均16.7天),从卵孵化至兵蚁所需时间20~26天(平均23.81天)。
3) 温度与食料对幼龄群体的影响
最适温度为25~ 28°C , 15°C 不产卵,高于 33°C 也不适宜,初期群体配对培养除需合适温度25~ 30°C ,湿度80%,仍需有足够食料:大叶桉树皮粉、甘蔗渣、松花粉、菌圃干粉(或新鲜菌圃),草纸(滤纸)垫底,如果缺乏食料,雌、雄父母蚁会食去卵粒或幼蚁。 2.3 群体的形成、发展与衰老
白蚁巢群从初建、成长到衰亡的过程中,蚁巢结构相应地由单腔到多腔,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总结出蚁巢的7种基本形式。
1) 幼年巢时期
(1) 单腔空巢(无菌圃期—菌圃始期)(3~6月):有翅成虫经分飞后落地,雌雄配对入土营巢,居住在 1cm
X 1cm X 0.5cm 小腔中,离地深几厘米到 20cm ,3个月内入土深度10~ 30cm ,腔室大小长径1.5~ 4cm 、短径1~ 2.5cm 、高0.8~ 1.6cm ,巢群成员工蚁(25~35)、幼蚁(17~54)、蚁卵(32~50),蚁与卵合计74~139头(粒)。第4个月开始建菌圃,半年解剖仍未有完整菌圃。
(2) 单腔菌圃巢(腔内有饱满菌圃):小腔室巢深30~ 70cm ,群体成员数量300~500头,时间约1~2年。
(3) 多腔菌圃巢(多菌圃并有多个空腔,仍无分飞孔和候飞室)(巢龄3~4年):主巢入土深35~ 90cm ,王室菌圃长 20cm X 20cm X 12cm ,卫星菌圃有3~14巢,空腔3~13个,巢群体数量1020~5000头。
2) 成年巢时期(主要标志巢中产生有翅成虫、巢外地表有分飞孔,巢内有候飞室):巢群年龄少则5~6年,多则7~8年。
(1) 成熟初期巢(层积多腔巢):巢群首次产生有翅成虫后1~2年,分飞孔较少,几个至20个,有翅成虫数量几百至几千,预计群体个体数量几万~20万。
主要特点:主巢泥骨不甚发达,主巢菌圃只分成几层,巢腔内上部有大块帽状菌圃,王宫一般位于王宫菌圃内约1/3高处,主巢长径35~ 50cm ,卫星菌圃30~50个,空腔较少,主要深度0.85~ 1.95m 。
(2) 成熟兴旺巢(块积多腔巢):巢群产生有翅成虫后3~5年,巢群发展属最兴旺发达时期,分群孔有数十个至100余个,有的3~5群,10个、8个分成几片,有翅成虫数量1万至几万,巢群个体数量数十万至超百万。
主要特点:主巢骨架发达,由泥片分成许多小室,各小室都有一个丰满菌圃,王室菌圃上部有一块块的菌圃,王宫位于王宫菌圃的2/3高度。
3) 衰老巢时期(萎缩多腔巢):幼年—成熟—衰老估计在20年以后,群体数量逐步减少,有翅成虫减少,不产生有翅成虫飞出。巢群空腔很多,空腔数多于菌圃数,菌圃多数不饱满,有的只有半空腔或1/3腔,主巢中王宫菌圃多数萎缩,顶部成大空腔,骨架显出。估计过3~5年后会自然死亡。
2.4黑翅土白蚁的灭治历史与现状
中国对黑翅土白蚁灭治工作是由浅入深不断发展,技术上不断改进的过程。目前最广泛是用灭蚁灵毒剂加诱饵剂制成毒饵最为有效。
灭蚁灵为诱蚁剂的配方和制法
1) 灭蚁灵毒饵条(配方):
甘蔗渣或大叶桉树皮54%(饵料)
灭蚁灵2% (毒饵剂)
白(红)糖22%(催引剂)
面粉22%(黏固剂)
在饵料里加少量的松花粉和防腐剂,既更快引到白蚁又能防饵料发霉。
制法:把甘蔗渣或大叶桉树皮辗成粉末,将糖和适量的水搞溶,在糖水中加面粉搅拌成糊状,再将甘蔗渣或大叶桉树皮粉,倒进糊状物搅拌均匀,将上述搅拌均匀物制成 6cm X 1cm X 1cm 的毒饵条,放入干燥箱(60~ 70°C )中烘干。包装好,切勿受潮。
2) 灭蚁灵毒饵粉剂(配方):
饵料(甘蔗渣、大叶桉树皮、松木屑、纤维素粉木茨粉)粉末(过100目筛)60%。
灭蚁灵(毒杀剂)粉(过100目筛)40%。保持干燥,均匀喷出。在诱箱中喷效果尤佳。
毒饵投放的方法:
凡是有白蚁活动的蚁道,泥被、泥线及分群孔中均可投放灭蚁灵毒饵。最好将毒饵放入白蚁往来主道内。毒饵放后盖上瓦片或树叶,周围用湿土封密,别让蚂蚁去食。此毒饵只要被白蚁吃下,就会将全巢白蚁杀死。
寻找死巢指示物炭棒菌和对巢灌浆填洞
白蚁吃了毒饵后93%~99.3%均可全巢死亡。在1~3个月内巢深在 3m 以内的地表上都会长出炭棒菌Xylaria nigrescns。根据长出炭棒菌范围灌浆填洞,加固堤坝。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白蚁有着特殊的药用价值。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用白蚁治病的记载。经初步分析,白蚁之所以能治病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白蚁巢内阴暗、潮湿,加之有大量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因而二氧化碳浓度很高。家白蚁巢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占气体总量的0.5%~ 6.5%,要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10倍至一二百倍。在这样受到严重污染的恶劣环境中,许多生物都难于生存繁殖,而白蚁却能安然无恙地在巢内长期生活繁衍,从未发现有白蚁染病自行死亡的例证,这说明白蚁体内有着抗多种疾病及癌症的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二是因为白蚁长期栖居于地下,在土中开掘隧道,搬运土粒筑巢,吸食地下水和咀嚼吞咽带有土质的木材,因而体内积累了各种微量元素。有人对家白蚁进行光谱测定,在它们的体内测到的主要元素有钴、铜、钛、锑、铬等,看来白蚁能积累自然界中的多种元素于体内。
人们还发现白蚁体内存在有抗病物质甾体,主要有胆甾醇及其衍生物、谷甾醇、豆甾醇等,而且有人认为,这些物质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同时白蚁脂肪中所含的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也同样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又有人发现,白蚁体内的性诱激素和干扰素等,对癌症也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乳腺、子宫和消化道的癌症,疗效显著。
根据历史记载和一些近代研究结果,人们从白蚁体内提取的一些药用物质,曾对患有胆道癌、胃癌、子宫癌、乳腺癌、直肠癌、鼻咽癌、睾丸癌、食道癌、肝癌、肺癌和组织细胞瘤等的患者进行过试验性治疗。从临床情况看,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对镇痛,增进饮食,恢复体力,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和机体免疫能力,控制病灶,抑制肿块,改善病人的自我感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
白蚁的提取物能治疗癌症疾病,并得到实例证明。实验证明白蚁的提取物能提高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能消除体内垃圾,能切断癌细胞血管,让癌细胞饿死,能改善造血功能,提升白细胞含量,能进入癌细胞胶原质层杀死癌细胞,能中西结合,扶正固本。
白蚁巢中的菌圃,是由白蚁的排泄物,经细致加工并经接种培养出白球菌而成的多孔块状物,是白蚁赖以生存而不可缺少的,缺少了则巢中的蚁群便会死亡。菌圃营养丰富,是鸡枞菌生长发育的最佳培养基。据《本草纲目》中记载:鸡枞菌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益胃、清神、治痔”。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鸡枞菌中含有16种氨基酸,是十分珍贵的药物。 据分析,菌圃中含有16.5%的蛋白质,4%的多缩戊糖, 20.91%的灰分,并含有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0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对治疗疾病有着不可低估的药用价值。
白蚁和灵芝及虫草比较表
一、增加免疫功能 白蚁 灵芝 虫草
1增加巨噬细胞数量及激活其活性 √ √ √
2增加T淋巴细胞及提高其转化率 √ √ √
3 增加抗体形成细胞数 √  
4增加B细胞数及激发其活性 √ √ 
5增加白细胞数 √ √ √
6增加血红蛋白含量 √ √ √
二、抗衰老作用   
1免疫调节作用 √ √ √
2抗过氧自由基作用 √ √ 
3调节核酸蛋白质的代谢及合成 √ √ 
4促进NA合成 √ √ 
三、抗肿瘤作用   
1抑制癌细胞的毒性 √  
2抑制肿瘤细胞量 √ √ √
3激发NKC细胞活性,使之杀伤癌细胞 √ √ √
4激发能杀死癌细胞的T淋巴细胞 √ √ √
5增强细胞内的SOD活性 √ √ 
6诱发干扰素和IL-2的产生 √ √ √
7穿透癌细胞胶原质层进入癌细胞核内杀伤癌细胞 √  
8破坏癌细胞端粒酶,使之丧失无穷无尽分裂增殖力使癌细胞逐渐凋亡 √  
9诱发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产生 √  
10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作用 √  
11增强代谢速度,减轻癌痛,减少腹(胸)水作用 √  
12抑制癌细胞和血管的形成控制癌细胞增生、扩散、转移 √  
13抗辐射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 √ √ √
14促进造血功能,增加白血球、血色素和血小板 √ √ 
15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睡眠,提高生存质量 √  
16对免疫调节剂的拮抗作用 √ √ √
编辑本段能源前景
在自然界中,木质纤维素是太阳能极为重要的活体贮存形式,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 另外,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如农业废物(稻草、稻壳、麦秆、花生壳、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等)、食品加工废物(果皮、果渣等)、木材废物(木屑、树皮)以及城市废弃物也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我国每年产生木质纤维素生物资源的总量约13.92亿吨。
专家们发现自然界中较好的纤维素酶存在于白蚁体内,白蚁体内存在能高效消化纤维素酶的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该基因克隆到微生物上,然后利用微生物大量产生纤维素酶,利用纤维素酶再消化纤维素,就可以将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纤维素变成单糖,再将单糖发酵,生产乙醇,因此其能源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专家提醒:白蚁防治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居民发现白蚁纷飞或有白蚁危害时,应及时与漳州市芗城区胜发白蚁防治站联系:电  话:0596-2029224 联系人:余先生(13709319357)